桂林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时间_桂林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
2.桂林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条件
3.桂林中考1等可以进什么学校
4.桂林师大附外
5.邓亚萍 张怡宁为祖国争光的事例
6.“五一”职工文体活动的通知
7.桂林市第五中学的回眸五十
桂林市体育馆成立于1998年,已有壹拾壹年历史,主要经营承办各种比赛演出和集会,员工人数约为壹拾陆名,注册资金为壹拾零亿伍仟玖佰(万元)人民币。
广西桂林体育馆位于桂林市秀峰区正阳路南段,与漓江饭店、大宇大饭店相邻。1988年底由桂林市政府投资,桂林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广西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建成,由桂林市体委管理。总建筑面积为1.08万平方米,外形为八边形的现代建筑。主体结构R·C框架到顶、砖墙围护。屋盖为钢网架结构,天面为轻质屋面板。楼、地面分别铺设木地板、花岗岩、大理石、水磨石等。屋盖采用正交斜纹板网架,网架采用焊接空心球点,杆件为钢管。外装修选用浅色玻璃马赛克、铝合金门窗、茶色玻璃。内部安装中央空调、彩色电子显示器、音响、程控电话总机、传真等设备。观众席位3807个。可举行篮球、排球、手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艺术体操、技巧、武术等室内大型体育比赛和表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
能。
乒乓球在广西师范大学中的属于选修科目。在学院的选修课管理中,对于课程的选择次数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只要在大二的选修课的集体选课中能够抢到乒乓球选修课的名额就可以继续选择。
广西师范大学,简称广西师大,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由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靖江王城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及广西历史上最早的文化教育中心。是一所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桂林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条件
我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8级的学生,我们学校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下面来跟我一起领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风采吧!
01——住宿条件1)空调供暖
桂电在我入学的第一年,即2018年就开始全面安装有空调了,我们平时只要充足电费到对应的寝室,然后空调都是24小时提供的,不会断电。桂电有了空调可以说是一大救星,在6、7月份炎热的桂林,有了空调,那是非一般的凉爽,透心凉。桂林的冬天最冷也能达到1摄氏度,有空调,开个暖气,直接就暖到心里了。所以说,大家不需要担心空调问题。
寝室空调
2)床位安排
桂电的寝室安排为6人寝室,主要是上下铺的。在床位的对面是自己对应的桌子和柜子,桌子平时用来学习用,柜子用来放衣服,桌子最上边可以放行李箱。桂电这样的寝室安排也是很棒的,很方便,很温馨。
上下铺床位(官网)
3)洗漱卫浴、饮水设施
寝室里面拥有独立的卫生间,并且配置有热水供应,卫生间外边是三个水龙头的洗手池,供刷牙洗脸用。饮水设施的话,学校安装的是桶装水,配置热水机加热。而且,在今年(2022)年在每一层宿舍楼安装有4台洗衣机。
4)宿舍楼外围环境
我们桂电是在有着“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只要提到桂电根本就不用了质疑环境不好,桂电宿舍楼外面绿植丰富,可以说真的是很美,宿舍楼周围就是一些山,真的是超级壮观。
宿舍楼外边的景色
02——食堂餐厅桂电有2个食堂,一个食堂是在宿舍楼D区那边,另一个食堂是中央食堂。对于美食的话,想说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了,中央食堂里面有巧面馆,里面是一些面食的食品,中央食堂楼上是教工餐厅,供给老师们吃饭的,学生也可以去吃。我平常时都是在D区食堂那边就餐,一楼是大众餐,二楼是一些店铺,有水果店,奶茶店,麻辣烫店、螺蛳粉、手抓饼、烤肉饭等等,数都数不完。大众餐的价格一般在8块钱左右,可以吃到一个肉菜加一个素菜,一个肉菜5~8块钱不同,素菜一般1~2块钱。
D区食堂
食堂内部环境
食堂美食
巧面馆美食
03——学校环境桂电花江校区坐落于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西岸村,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山谷里,没有城市的喧嚣,环境优美,离市区10公里左右,坐公交20分钟就可以到达市区。
校内环境四面环山,十分壮观优美,很是适合读书学习,绿植方面可以说是很棒的。校外环境的话就是一些村民,外边就是花江村的环境,有村民居住。
04——桂电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桂电的特色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我就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来说吧,可以说是桂电的招牌,王牌专业,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大方向是机械设计、制造,应届本科生可以拿到5~6k的工资,还是比较好的。
桂电大多数的毕业生从事者各行各业,我所了解到的,桂电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那是相当的高。
05——总结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风采数都数不过来,只能够等你来慢慢领略它的风采,桂电真的不错,等着你的加入!
桂林中考1等可以进什么学校
截至2012年5月31日,学校有教职工188人,其中有高、中级教师116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4人,国家A、B、C类人才和教学能手12人;有硕士研究生5人。
全国优秀教师:廖光凤等
广西优秀教师:汪松、潘敏、邝相群等 高考成绩 学校曾在2000年和2001年高考中一榜上线率达到百人。
2008年,本科上线人数分别为115人,上线率分别为40.2%。
2009年,本科上线人数123人,上线率44.2%,在桂林市同级学校中,高考成绩名列第一。
2013年,一本上线人数17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132人,三本以上上线人数276人。助群班本科上线率100%,1班本科上线率100%,2班本科上线率92.68%,3班本科上线率97.56%
2015年,全校354人,一本20人,一本率5.64%;二本259人,二本率73.16%。其中理科228人,一本17人,一本率7.45%;二本147人,二本率64.5%。文科126人 ,一本3人,一本率2.38%;二本90人,二本率71.43%。助群班:一本14人,一本率46.6%;二本率100%。 学科竞赛 2010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
初一年级:胡楚阳、李朱家琦,获得全国一等奖
初一年级:朱嘉慧,获得全国二等奖
初二年级:王隽玉 、俞锋、李运娟,初三年级罗雅丽、阮芳等7位同学获得全国一等奖;
初二年级:张瑜、朱杰媛,初三年级曾蜜、汪倩、刘之瀚、苏珊珊等7位同学获得全国二等奖;
初二年级:于文慧等11位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罗砚等42名同学获得广西区的奖项。
2010年第二届“外研社杯”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 班级 姓名奖项全市排名指导老师A09-6 班王文君特等奖2张 琳A09-6 班刘 倩特等奖4张 琳A09-8 班谭青芸特等奖6张 琳A09-1 班周卉乐一等奖14王林芝A09-8 班唐静云一等奖18张 琳A09-8班刘佳鑫二等奖23张 琳A09-1 班宾 李三等奖27王林芝2012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姓名年级名次唐伯龙七年级组全国二等奖陈梦洁七年级组全国二等奖魏欣然七年级组全国二等奖游宗之七年级组全国二等奖黄梦婷七年级组全国二等奖向淑婷高一年级组全国二等奖熊鑫高一年级组全国二等奖黄华高一年级组全国二等奖周佳媛高二年级组全国三等奖素质教育 2010年桂林市中学生篮球赛
学校代表队获得市篮球奖高中组第一名。 汪松,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研究的“初中计算机信息教育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与研究”荣获桂林市第二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潘敏,参与了国家级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提高实效性方式的研究”及自治区级课题“单亲家庭环境与初中生成长关系”的研究。有数篇论文在区、市级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一、二等奖。
张文松,有4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发表,6篇论文在各种德育会议和学术会议上交流。主持国家级“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省级课题研究各1个。
廖光凤,专修完在职研究生课程并获证书。主持市级课题“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实验研究并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负责主持全国“中华传统美德”子课题并结题。编写《高中英语全程精讲精练》、《2006高考英语总复习》等高考复习丛书,撰写八篇论文分获国家、省、市级奖,有的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邝相群,有十多篇论文获全国全区全市壹贰等奖,多篇论著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并出版。是市级课题“和谐教育与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负责人,还参与了多个国家和自治区课题的研究。
2010年,桂林市教育局表彰初二1班班主任唐艳玲老师,初三3班班主任邓丽丝老师,高二3班班主任颜秋容老师,高三3班班主任李惠琳老师“市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2010年,在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中,教师朱继艳、聂亚琼、卢蓉、刘世艳、韦敏忠、银小玲、卢海涛、刘永玲、王海蒂、吴英华分获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一、二、三等奖。 2003年,学校成为广西普通中学一级学校,自治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传统体育运动田径项目传统学校,体、卫、艺工作先进学校,连续十年荣获自治区爱科学月先进集体,桂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桂林市文明单位等30多项光荣称号。
2007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中国、日本、韩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此外,学校的田径、航模、舞蹈、美术等兴趣小组多次在全国、全区比赛中获奖。
2009年9月,学校首批被教育部授予”创建以校为本科研制度建设基地”。
桂林师大附外
广西省级重点中学 广西首批示范性高中
广西师大附中热烈欢迎你!
校长寄语:教育的真谛在于育人,育人的真谛在于育心,育人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高境界做人、高效率学习、高目标追求、高品质生活。广西师大附中校风优良,环境优美,名师荟萃,管理科学,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是莘莘学子求知的静土、成长的乐园、放飞理想的蓝天。
校训: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
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
办学思路: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民主理校,质量强校
办学目标:让学生成才,让学生放心,让社会满意
学校情况介绍
广西师大附中于1941年建校,1954年被确定为广西省级重点中学,2002年被评为广西素质教育水平一级甲等学校,2003年成为广西首批示范性高中,2008年成功搬迁到桂林八里街经济技术开发区八里五路8号。
广西师大附中有近70年的历史,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素质教育水平一级甲等学校”、“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百校工程’项目实验学校”、“广西无烟学校”、“自治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广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桂林市文明单位”、‘“桂林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学校正朝着“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示范性普通高中目标迈进。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构筑有附中特色的德育优势
学校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着力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在德育方面发挥着示范性作用。
特色一:德育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多年来,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引领学生高境界做人。
特色二:德育倡导要以活动为载体。德育活动强调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其中课外德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活动有:附中秋季文化艺术节(其中主要有田径运动会、文艺演出等两项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征文比赛、书画比赛、辩论比赛、演讲比赛、口语比赛、古诗词朗诵比赛、书香班级比赛、文明班级比赛、文明宿舍比赛、班级球类比赛等,德育工作实实在在,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特色三:德育注重环境育人。建设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和健康活跃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灯柱文化,使每个角落都成为育人阵地。
特色四:德育强调与时俱进,鼓励科研带动实践。学校特别成立“德育研究小组”,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德育改革,及时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充分利用网络的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氛围民主、交流平等等积极因素,组织创建或者引导创建“家长学校”、 “班级个性网页”、“学生私人博客”等德育空间,让计算机网络为德育工作服务。
优化教学,质量强校,确保教学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
广西师大附中长期以来,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特别突出英语、数学等重点学科的教学,形成了“先练后教,以考应考”、“学生自主,激励探究”等行之有效的教学特色。1981年以来学校有6名学生摘取广西高考状元的桂冠(理科3人,文科3人),有大批优秀学生被输送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200多所高校就读;今年高考又上新台阶,一本率达44%,其中理科一本率超50%,二本率达79.1%,宝贤直升生、县招班二本率达100%。近三年来,在各学科国家级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进而获得保送资格并在高考加20分的同学共有15人,他们多数被保送就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从广西师大附中毕业的学生中,数以百计的人担任了各级党政领导,数以千计的人成为科学家、教授、工程师、作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地贡献。
师资雄厚,名师荟萃,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7人,本科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有硕士,教育硕士及研究生(含在读)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4%。特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48人,一级教师19人;国家骨干教师2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4人,全国优秀学科教师4人,广西教坛明星1人,广西“园丁工程”A类培养对象2人,B类培养对象4人,广西优秀班主任1人,广西优秀学科教师8人。另有数十人分别获得广西师大优秀教师和桂林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教育者、优秀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一直以来,我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批批教坛新秀脱颖而出,他们参加市、区级教学大赛,均能拿一等奖,目前,已有近十人代表广西参加全国教学大赛分别获一,二等,这也是全区目前唯一有这成绩的学校。
校园优美,设施完善,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去年,广西师大附中已迁入八里街新校区。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达3.1万平方米。校园规划合理,设计超前,气势恢宏。这是一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住宿制学校。学校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实验、计算机、网络、医务室。学校提供优越的住宿条件,其中学生宿舍配备齐全富有“人性化”(1500个床位,有热水供应,内配两个卫生间和三个浴间),食堂食物品类多样并符合国家一级健康标准。学校具备全新的、高规格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新建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均设计新颖、配置科学,其中各班教室、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刚落成的体育场,建有一圈400米标准塑胶跑道,一个标准足球场,八个篮球场,三个排球场,四个羽毛球场,一个网球场,一个乒乓球球室,场馆场地布局合理,设备齐全。
附:广西师大附中今年将面向市区外招2个班(100名),县招班省招班各一个,均为指令性;面向市区招7个班(350名),其中5个指令性、2个指导性。
广西师大附中招生咨询电话:(0773)2669969 2669961 2669986(传真)
网址:链接:2010年招生宣传幻灯片
广西师大附中
2010年6月
选择附中,走向成功!
广西师大附中热烈欢迎你!
邓亚萍 张怡宁为祖国争光的事例
还不错的学校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位于桂林市二级风景区宝积山南麓,桂湖之滨、老人山东侧。1941年建校,当时为桂林市立中学。1948年校址迁至孔明台(宝积山下)。解放后,学校曾更名为桂林市二中。“文革”中一度改名为桂林市第十中学。1955年定为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59年起被确定为广西省级重点中学。2002年成为广西素质教育水平一级甲等学校,2003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03、 04、05都为广西省级重点高中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经过几代附中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校风、“高、严、勤、细”的教风和“刻苦、进取、尊师、守纪”的学风,教育教学工作硕果累累,优秀教师不断涌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2人。有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43人,一级教师40人,二级教师30人。教师本科学历占95.7%,另有硕士、教育硕士及研究生18人,在读教育硕士及研究生45人。有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4人,全国语文优秀教师1人,全国“家庭教育”优秀园丁1人,全国优秀外语教师2人,全国外语教学园丁奖2人,广西教坛明星2人,广西“园丁工程”A类培养对象2人,B类培养对象7人,C类培养对象4人,桂林市学科带头人9人,桂林市首届教学能手10人。
学校校园面积22525多平方米,校舍面积11500平方米,有32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学校拥有教学楼4栋、逸夫实验楼1栋、图书综合楼1栋、办公楼1栋,体艺楼1栋。有多媒体多用电教室、史地专用教室。有设备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标本室、语音室、电脑室、阶梯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丰富,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有乒乓球室、健身房及全塑胶人造草皮运动场。全部教室都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学校安装了校园局域网,并与桂林高校城域网、因特网联通,教师均配备液晶显示屏电脑,逐步实现教学网络化、办公无纸化。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继承附中办学的光荣传统,着眼于新世纪教育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确立了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办学思路: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民主理校,质量强校,创新办校。办学目标: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学校长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大力加强德育工作,并使德育工作成为学校的一大优势;长期坚持不断端正教学指导思想、完善教学常规、组织教学比赛、建设“五好”教研组,狠抓课堂教学质量;长期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加强科研工作,教研教改蔚然成风;长期坚持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扬主人翁精神,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环境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学校成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体育卫生先进单位、环境教育先进单位、绿色学校,广西无烟学校。桂林市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军民共建先进单位、桂林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多次获得表彰。
学校素以治学严谨、校风学风优良、教学质量高著称,高中毕业生在历年高考中成绩处于广西前列。1981年以来已有6人争得广西高考状元的桂冠(理科2人,文科3人,外语1人),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200多所高校输送优秀新生4000多名。高中会考基本实现了100%的合格。在全区全国的学科竞赛中,也有一大批学生获奖,其中英语、数学、化学、生物学科有学生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奥赛决赛。从广西师大附中毕业的2万多名学生中,数以百计的担任了各级党政领导,数以千计的成为科学家、教授、工程师、作家、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一”职工文体活动的通知
身高仅1.50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5岁时就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 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0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后加盟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 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1997年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如今,邓亚萍已经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并把新家安在了北京崇文区的龙潭湖附近。从少年相恋到风风雨雨,再到牵手白头,如今的邓亚萍,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
当前情况
[编辑本段]
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
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
2003年,邓亚萍开始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工作。
目前,邓亚萍担任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
人物故事
[编辑本段]
童年时期: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运动员时期: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对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
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
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求学时期:
24岁的邓亚萍刚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报到时,指导老师让她一次写完26个英文字母。当时在别人眼中看来最简单不过的事,邓亚萍却费尽心思后才把它们写出来(似乎没有写全)。
于是邓亚萍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经常学习到很晚才肯休息,早上5点起床,几乎苛刻地学习14个小时。有时,一边走路一边看书,就连吃饭的时间都用上了。更重要的是在打球时候一直保持的1.5的好视力也退到0.6。
邓亚萍不断要求自己,做作业也要和完成训练课一样,绝对是今日事今日毕,毫不含糊。邓亚萍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让辅导老师和学友都深表叹服。
1998年2月,邓亚萍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读书,邓亚萍在剑桥大学的语言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短短3个月的时间,邓亚萍坚持每天8点多从自己的住所赶往学校上课。下午3点半下课后,她还到学院的学习中心去学ix,听磁带,练自己的口语,直到晚上8点学习中心关门后才赶回住所。
回到住所,邓亚萍也从不浪费时间,她坚持和房东用英语交流,坚持按时完成作业和预习功课。
在她终于获得硕士学位后,邓亚萍又动身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长时间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邓亚萍的颈椎病,头不能移动,一动就疼的钻心。但是,疼痛并没有把邓亚萍征服,她咬紧牙关,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坚持查阅资料和写作。
诚信故事
那是邓亚萍在清华即将毕业的前夕。有一天,她找到语文老师请他帮助修改哲学课的总结。这份哲学总结足有四五千字,内容很充实,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能联系实际用哲学观点分析打球的战略战术。
几天后,语文老师把改过的文章给了。又过了几天,语文老师在校园里遇到了她,邓亚萍一方面表示对语文老师的谢意,同时又很认真地对他说:"我把两份总结都交给了哲学老师,跟老师讲清楚了其中一份是我自己写的,另一份是请语文老师修改过的。"
一篇哲学文章,请语文老师修改,按理说修改后就可以当作自己的"原创"交上去了。语文老师绝不会去质问邓亚萍,为何不说明是经老师改过的;哲学老师更不会质疑她是否请人家修改过。一切显得那么自然。但是,邓亚萍竟把修改前后的两篇文章一齐交给了哲学老师,还如实说明了请语文老师做过修改。这就是诚实的邓亚萍,这就是邓亚萍的诚实!
惟有这样的诚实,才会有她的事业,她的辉煌,她的人格力量。试想,在学业上不老实的人,焉能成得了"邓亚萍"?
申奥故事
邓亚萍当运动员的时候,曾经两次当众落泪,一次是1992年在巴塞罗那,一次是1996年在亚特兰大,她在获得奥运会女单冠军之后情不自禁。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那一刹那,邓亚萍又哭了。“北京赢了,比我自己拿任何一次世界冠军都激动。”
北京申奥形象大使
去年12月,邓亚萍知道自己与杨澜等人一道成为“北京申奥形象大使”。当时她正在瑞士洛桑参加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会议,北京奥申委代表团也到了洛桑,奥申委主席刘淇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作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工作的陈述报告。刘淇市长和袁伟民局长给邓亚萍布置的任务是负责做好运动员委员会的工作。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共有11个人有投票权,其中一个是加拿大人,所以直接投票的有10人,再加上正副主席,共有12人参加投票。2月20日,邓亚萍在诺丁汉大学考完最后一门课程,第二天立即赶回北京,参加申奥评估团的接待工作。送走评估团之后,她就留在北京,继续完成清华大学的一些课程。
国际奥委会规定,委员不可以到申办城市考察,这样对北京就很不利,因为很多人没有来过北京,不了解北京。邓亚萍说,运动员委员会的这十几个人,只有两三个人来过中国,波波夫最近一次来中国是1999年,还是去上海;澳大利泳运动员苏珊·奥尼尔,1987年到过上海,美国排球运动员鲍伯,也是1988年来过中国。那时的中国跟现在没法比,但给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你们穿的衣服都是灰色的,楼房也是灰色的。”所以做他们的工作也挺费劲的,因为他们不了解现在的中国。不能请进来,只好走出去。“我有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这四五年,我与运动员委员会的同事们相处得很好,大家都当过运动员,又是年轻人,比较容易沟通。”邓亚萍说。她事先与在欧洲的委员们联系了一遍,询问他们是否有时间在他们住的城市碰面,然后按着预约的时间开始跑。到瑞典见一位冬季项目的哈萨克斯坦运动员,到卢森堡拜见卢森堡大公,到意大利见两个运动员委员。为了见美国的鲍伯,邓亚萍曾在三天里从北京到洛杉矶打了一个往返,在飞机上的时间比在美国停留的时间还长。两三天跑一个地方虽然很辛苦,但邓亚萍觉得很值,她向这些人介绍北京的现状,跟他们印象中的北京截然两样。她告诉他们,我们的政府和人民都非常想举办一次奥运会,对运动员来讲,那肯定是一次不同以往的奥运会。
去莫斯科之前,北京奥申委已经把各方面工作都做得非常充分细致,我只是做了其中的一点点工作而已,很多人已经忙了两年多,没有节假日,非常辛苦。像何振梁先生、国际羽联主席吕圣荣等,他们要做得工作更多。
两次申奥 两次陈述
北京两次申奥,都是让邓亚萍作运动员代表。1993年,邓亚萍刚刚登上事业的顶峰,在头一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女单、女双两项冠军,并深得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喜爱。投票前一个多月,邓亚萍得到通知,让她代表现役运动员在最后的陈述中讲几句话。“但那时我根本不会讲英语,国际司的刘北剑替我写好了几句话,一句一句地教我,让我硬背下来。”如今已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读了两年书的邓亚萍,觉得那次陈述经历真“悬”:“陈述的头一晚我基本没有睡觉,嘴里反复叨唠那几句话,比参加世界大赛还紧张。因为自己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万一忘了词怎么办,纸上的英文又一句都看不懂。轮到我上场时,我感觉心砰砰直跳,真紧张啊!但毕竟打过那么多世界比赛,一上场还是能够镇定下来,把那几句话顺利地背下来了。”
在莫斯科同样代表运动员作陈述报告,不仅仅是邓亚萍自己心定多了,所有听过邓亚萍讲英文的人都对她充满了信心。她现在可以用英文写论文,用英语作报告,在美国学习过的杨澜也对邓亚萍的英语水平赞不绝口。此外,还有一点令邓亚萍自信,“这四年我一直在清华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读书,书没有白读,我感觉自己比上一次申奥时成熟多了。”
虽然已经把陈述词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为了保险,邓亚萍还是带着稿子上台了,万一卡住了,看一眼稿子就可以接着往下说。尽管久经沙场,邓亚萍上场前还是觉得有点紧张。“8个陈述人,加上杨凌共9个人,我们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陈述好了,是应该做的,可能一票都不会加上去,如果陈述不好,就很可能会减票,北京奥申委前面做了那么多工作就会因此打了折扣,所以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此前,几位陈述人在北京做了很多次练习。邓亚萍说:“当时在亚运村的国际会议中心,完全按着国际奥委会会议的讲台尺寸布置会场,按着乒乓球的术语,就是模拟训练。每个人的陈述词都改了几十遍,讨论,推翻,再讨论,再推翻,最后终于定稿时,已经到了7月初了,时间非常紧张。真正到了“比赛”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发挥得非常好,北京做完陈述报告以后,大家都感觉北京的陈述报告要比其它几个城市好。北京准备得太充分了,大家对北京获胜充满了信心。”
等待投票表决的时候,五个申办城市的代表团都坐在一个大厅里。“虽然心里也紧张,但我们很有信心,甚至觉得第一轮就有可能过。第一轮没过,我们心里反倒有点紧张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大家还能够沉住气。”邓亚萍回忆说。“第二轮投票以后,我们一看监票的三个人都走了,就知道有结果了:肯定是北京!因为只有北京可能在前两轮胜出,而绝对不可能在前两轮出局,这一点北京奥申委是非常有把握的。所以第二轮出结果,那肯定是北京赢了。”
梦想终于实现了,多少人盼着这一天。“我一听到北京,一下子站了起来,眼泪马上就流下来了,大家全都哭了,真是太不容易了。可以说,那一刻,比我拿任何一次世界冠军都激动。”邓亚萍由衷地说。
忘年交友
[编辑本段]
萨马兰奇和邓亚萍
在第27届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专程从英国赶到悉尼参加国际奥委会委员竞选的乒乓名将邓亚萍,走进奥运村与各国运动员见面,开始了她的竞选游说活动。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件事,显得并不在行。碰巧中国的三名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吕圣荣和于再清也到奥运村看望中国选手,三人当即鼓励邓亚萍坚定信心,并向她介绍了一些有益的竞选建议。目前,国际乒联主席和秘书长已明确表示,支持邓亚萍的竞选,他们认为这不光是邓亚萍和中国的事情,而且事关国际乒乓球运动的整体利益。
萨马兰奇年近8旬,邓亚萍27岁,是体育运动、是奥林匹克精神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谱写了体育运动史上的一段佳话。
萨马兰奇从1980年开始执掌奥委会,至今已快20年了,人称萨翁。萨翁喜欢邓亚萍那种大刀阔斧快速凶猛的打法,那种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顽强作风。萨翁曾亲自对邓亚萍说:“我非常喜欢你的打法,快速凶猛,看起来够味。”总之,在邓亚萍身上充分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萨翁亲自为1995年出版的《邓亚萍》一书作序,称赞邓亚萍是“世界杰出的年轻运动员之一”。“她非凡的成绩,是其艰苦努力与天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尊重奥林匹克伦理观相结合的结果。”他相信:“邓亚萍**的成就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的女子体育运动。”
萨马兰奇年轻时就喜爱乒乓球运动,曾经获得过西班牙的全国混合双打冠军,他说:“我对乒乓球有特殊的感情,所以我积极主张将它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乒乓球能列入奥运会项目,萨马兰奇功不可没。
在1991年第41届世乒赛中,邓亚萍以她那快速、干脆的发球抢攻,变化多端的线路和落点,打得汉城奥运会女单亚军李芬姬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仅仅只花了45分钟就以3∶0的比分结束了战斗,18岁的邓亚萍第一次登上世界女子单打冠军的宝座。邓亚萍的高超球技赢得了萨马兰奇的喜爱。他决定亲自为女子单打冠军颁奖,这是他作为奥委会主席第一次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颁奖。这也是萨马兰奇与邓亚萍的第一次交往。
1991年9月,邓亚萍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萨马兰奇杯”比赛,小邓捧得桂冠后,被萨马兰奇邀请到洛桑做客。作为一名运动员,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邀请到国际奥委会总部———洛桑去做客,这在以前从未有过,中国运动员邓亚萍第一个获此殊荣。邓亚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她觉得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誉,也是所有中国运动员的光荣。
1991年11月25日,紧张的世界杯团体赛结束后,邓亚萍赴洛桑参加萨马兰奇举行的晚宴。中午用餐时,餐馆的华侨老板热情地教她一句西班牙卡塔兰方言的问候语“BonDias!”邓亚萍反复练习后学会了这句话。邓亚萍一见萨翁,就向他道了一声“BonDias!”萨马兰奇立即把邓亚萍拥进怀里,亲亲她的脸颊,他没有想到这位东方少女竟会用他家乡的方言问候他。
晚宴上,萨翁详细询问了邓亚萍的各种情况,从比赛到训练,从学习到爱好,都一一问及。当得知小邓5岁就开始练球时,萨翁问:“那时你有多高?打起球来一定很困难吧?”邓亚萍说:“我的头刚超过球台,得把手举起来打。”萨翁的秘书玛尔塔**立刻模仿儿童举手在头顶上挥拍打球的动作,把全桌的人都逗乐了。邓亚萍一边点头一边说:“太像了,就是这个样子!”席间,邓亚萍得知萨翁年轻时也是乒乓球运动员时,就把自己的一块备用球拍送给了萨翁,还向萨翁赠送了一对健身球。萨翁回送给邓亚萍一套介绍国际奥委会的纪念品和一盒瑞士产的巧克力。
第二天,邓亚萍和翻译刘北剑在玛尔塔**的陪同下,参观了奥林匹克博物馆和奥委会总部,邓亚萍看到五环旗和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玛尔塔**告诉她,这是专门为中国客人而升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客人都能享受到这个礼遇,这种高规格的礼遇使邓亚萍感到无比自豪。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邓亚萍先是同乔红合作夺得女双金牌。后又夺得女单冠军。萨翁履约第三次为邓亚萍挂上闪闪发光的金牌,含着笑说:“再次邀请你到洛桑来做客!和你的教练一起来!”
1995年5月,在第43届世乒赛中,邓亚萍和乔红打出了威风,最后夺得了冠军。萨翁高兴地为邓亚萍和乔红挂上了金牌,这是萨翁第四次为邓亚萍颁奖。
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决赛结束后,萨翁再一次为蝉联奥运会冠军的邓亚萍第五次颁奖,他紧紧握住邓亚萍的手,并用右手轻轻地拍了拍邓亚萍的脸颊。这动人的场面令人感慨万千,一个运动员能得到萨马兰奇一次颁奖机会已属十分荣幸了,而邓亚萍获得这样的殊荣竟达5次,可见邓亚萍在萨翁心中的分量。
1997年2月6日是邓亚萍的本命年生日,又是她妈妈的60岁大寿,那天正好是大年三十。邓亚萍为酬谢大家,特在天伦王朝饭店举行一次生日聚会。国际乒联主席、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致词,他说:“小邓自参赛以来,共获得了大小125个冠军,其中有15个世界冠军,现在是邓亚萍时代,祝愿邓亚萍时代延续得更长、更辉煌。”
乒乓球管理中心副主任姚振绪宣布了一条好消息:萨马兰奇主席任命邓亚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把整个晚会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因为乒乓球运动员担任这一职务,在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
徐寅生主席所说的“有人说,小邓要退役”,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也许是有人根据邓亚萍想上大学而猜测的,不过想上大学同退役是两码事。邓亚萍9岁进专业队打球,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上大学的愿望日渐强烈。
邓亚萍的申请得到清华大学的认可,并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后正式成了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但邓亚萍仍然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现役国手。邓亚萍在1997年4月举行的第44届世乒赛上,又获得三枚金牌,直到1997年的11月份才真正走进清华大学的课堂。
1998年3月26日,邓亚萍离开北京飞往英国,在剑桥,先在纽南语言学院就读,后来又转到贝尔语言学院。就在邓亚萍留学英国的日子里,她参加了在葡萄牙举行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会议,并且第二次应邀访问洛桑。
在1998年运动员委员会与奥委会执委会联席会议上,邓亚萍被大会安排发言。为了这次发言,邓亚萍把英语发言稿一遍又一遍地朗诵,从开始的结结巴巴到后来的通畅流利,最后都可以背下来了。
6月1日上午的联席会议上,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塔尔博格先生特意把邓亚萍的发言安排得靠后些,以便让晚些到达的萨马兰奇亲自听到邓亚萍的发言。邓亚萍一发言,萨马兰奇就笑了,一直笑到发言结束,因为萨马兰奇没有想到仅仅相隔几个月,邓亚萍就能说出这么流利的英语。
6月7日,邓亚萍再次离开剑桥,来到瑞士的日内瓦,迎接专程从北京赶来的恩师张燮林教练。萨马兰奇主席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了张燮林和邓亚萍。邓亚萍不用翻译也能跟萨翁直接交谈,再次得到萨翁的赞扬。萨翁希望邓亚萍能参加2000年奥运会,并在自己的任期内再次为她颁奖。邓亚萍说:“双踝有骨刺,腰也有伤;恢复训练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会影响学业。”萨翁听后,理解地说:“奥运会比赛对于运动员来说,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身体,第二才是奥运比赛。”萨翁又问及邓亚萍在剑桥的学习情况。当他得知邓亚萍是自费留学以后,马上表示:留学费用可由奥委会承担,就算是奥委会给邓亚萍的奖学金吧!
当天下午,在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大厅内,年近80的萨翁脱下西服,换上米色的T恤、长裤、旅游鞋,这位当年西班牙的全国混合双打冠军,要与最近一届的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展开“激战”,参观博物馆的游人纷纷赶来观战,萨翁手执光板球拍,动作非常协调,落点尤佳,把个奥运冠军弄得左右奔跑,煞是好看,引得在场观众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
邓亚萍细说与萨马兰奇的忘年交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着重大贡献的萨马兰奇,为邓亚萍刚出版的英文书《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亲自作序。他在序中说,邓亚萍这几年的学习找到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萨马兰奇非常欣赏邓亚萍,在世界体坛传为佳话。曾经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专门安排为邓亚萍颁奖的这位西班牙老人颁奖后,又拍拍邓亚萍的脸,这一画面将这种欣赏永远定格。去年,已离开国际奥委
会主席岗位的萨马兰奇再次来华访问时,邓亚萍以北京奥组委官员的身份热情接待了这位对中国非常友好的老人。
邓亚萍回忆说:“萨马兰奇主席第一次看我打球是在1991年第四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时。当时我夺得了女单冠军,可能是自己打球的风格给了萨马兰奇很深的印象吧,当我取得冠军后他给我颁了奖。”不过,邓亚萍说,萨马兰奇更是把她看做中国运动员代表而喜欢的。因为萨马兰奇非常热爱中国,对中国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人格品质也非常欣赏。
她还是运动员时,萨马兰奇就建议她一定要学习外语。邓亚萍退役后,到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本科毕业后,邓亚萍将自己5000多字的英文毕业论文送给萨马兰奇,萨马兰奇将这份论文存放到国际奥委会博物馆,认为这是一个中国运动员成长最有价值的纪念。萨马兰奇认为应当有更多的中国运动员学好外语,能够有更多的中国人到国际奥委会或其它国际体育组织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桂林市第五中学的回眸五十
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激励员工立足岗位争奉献,营造崇尚劳动、团结和谐、聚力发展的浓厚氛围。下面请看我为大家带来的?五一?职工文体活动的通知,供大家参考。
2017年?五一?职工文体活动的通知第1篇各分工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引导广大职工躬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全市广大职工文化生活,为实现?两个建成?凝聚正能量。市总工会下发了《关于举办桂林市2017年庆?五一?职工文化系列活动的通知》。
现将桂林市庆?五一?职工文化系列活动转发给大家,请广泛宣传动员各分会教职工参与,各分会文体委员收集好本单位的参赛人员作品,按照各项比赛的截稿时间发送至校工会邮箱。
一、桂林市2017年?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我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作贡献?主题征文活动。稿件于2017年4月13日前发送至校工会邮箱;
二、桂林市2017年庆?五一?职工摄影比赛。作品征集时间:摄影作品于2017年4月9日前发送至校工会邮箱。
三、桂林市2017年庆?五一?职工象棋、围棋挑战赛。参赛选手姓名、性别、职业、联系电话报校工会邮箱。报名截止时间:2017年4月11日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联系地址:
校工会
2017年4月5日
2017年?五一?职工文体活动的通知第2篇各中小学校、学生实践基地工会:
接上级通知,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进一步活跃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提高广大职工的身体素质,展示我区广大职工在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团结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区总工会、团区委和区文体局、区文联决定联合开展庆?五一?职工文体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本次活动项目
(一)乒乓球:本赛事时间定于4月27日至28日,地点在马村区职工活动中心二楼。
(二)跳棋:本赛事时间定于4月29日,地点在马村区职工活动中心二楼。
(三)双升:本赛事时间定于4月29日,地点在马村区职工活动中心二楼。
(四)书画:本次书画展定于4月26日至5月5日,地点在马村区文化馆三楼。
二、具体要求
1、参加乒乓球、跳棋和双升比赛的人员名单务必于4月13日下班前上报教育局工会邮箱(逾期不报者按自动放弃处理,不再打电话催报):mcqwtz@126.com。 联系人:张艳玲,联系电话:2048780。
2、书画展征稿要求:本次书画展以临摹临帖为主,作品统一为六尺宣,每人限报1件,无需装裱。作者需用真实姓名,并请在参赛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正楷注明作品标题、作者姓名和联系电话。参展作品统一报送至区文化馆
桂林市第五中学座落在市区城北观音山下的一所市属公办高完中学。它创办于1957年。校园背靠青山,西临湘桂铁路,校舍错落有致,树木扶疏,绿草如茵,环境幽雅,是学子求学的佳境,成长的摇篮,腾飞的基地。建校50年来,先后有12位校长为五中的成长壮大立下汗马功劳,近1000教职工为五中的蓬勃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50年来,五中为国家输送了3万多名高初中毕业生,为国家建设、桂林市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建校50年之际,五中师生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回顾过去,自信地展望未来。 五中所处的观音山一带,在桂林古城墙鹦鹉山口的安定门外,地处偏僻,人烟烯少。临近只有一条小小的驿前街,是由南来桂林的车马驻扎而形成的。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桂林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工厂和几处大型的仓储基地,新建了火车北站。桂林市区迅速向北扩展,城北人口迅速增加,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桂林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在城北增创学校,发展教育。先是办了一所北极小学,并招了两个戴帽初中班。到了1957年10月12日,桂林市城北第一所中学诞生,校名为桂林市第五初级中学。有5个班级,210名学生,10多位教师,首任校长汤榕年。校址在观音山西侧。
观音山西侧一带原为荒丘,杂草丛生,坟冢遍地,沿着山脚还有旧时守城的战壕。建校初期,只有一栋简易的办公楼,两栋两层的青砖教室,九间教职工宿舍,校园占地90来亩。为了绿化、美化校园,全校师生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汤校长的带领下,除杂草,平土地,填战壕,两年多时间,修筑校园道路4000多平方米,种植果树400余株,移植桂花树4000株,绿化率达45%。两次被评为桂林市绿化先进单位。每到深秋时节,金风送爽,桂花飘香,硕果挂枝,景色宜人。
建校不久,又遇上几年困难时期,学校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在远离城区的良丰,创办一个学农基地,开垦10余亩荒地,种植红薯、玉米、花生等作物,每年都有可观的收成。成为桂林市首屈一指的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受到市政府的表彰。
与此同时,学校的教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60年中考,该校数学科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名,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大幅度提高。学校为此杀猪、宰羊,慰问师生,表示庆贺。优异的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在困难的条件下奋发进取,后来的几年,连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五中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市民的瞩目,家长的赞誉和学生的欢迎。
尽管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给桂林五中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学校处于长期停课的混乱状态。1968年9月起,学校由驻校军代表管理。1970年,学校增设了高中部,更名为桂林市第五中学,成了桂林市城北的第一所高完中。从此,五中掀开了发展的新篇章。 五中改变建制、增设高中部,学校扩大了规模,增加了教学设施,增建了教学楼和礼堂,扩建了露天球场,新建了教工宿舍,还有一个校办工厂。教职工增加到五六十人,学生增加到四五百人。尽管当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学校的教学秩序还没有恢复正常,但在学工、学农、学军的同时,已经注重文化课的教学。1972年,驻校军代表撤出,学校恢复了校长负责制。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在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为桂林五中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桂林五中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学校出现了蓬勃发展的生机。1978年高考,五中考生的录取率位居全市高完中前列。其中,莫全旺同学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当年桂林市考生考上清华大学的仅有2人)。
改革开发以后,桂林五中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建起了新的教学楼和办公楼,扩建了足球场和田径运动场,增建了两栋教工宿舍楼。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初中部由原来每届招生4个班扩大到6至8个班,高中部招生也由每届2个班扩大至4至6个班。到1996年,学校达到30个班级的规模,在校学生1800人左右,教职工人数增加到130人左右。
这期间,桂林五中因教研、教改成绩显著,1986年被评为桂林市教改先进单位;因普法教育和综合治理成绩突出,1990年—1991年被评为自治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92年—1996年连续五年被评为桂林市叠彩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96年,被评为桂林市文明单位。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更是喜人。地理教师苏振刚,长期潜心地理教学,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自制教具数十件,教学成绩显著,被自治区评为特级教师。青年物理教师谢蓉,先后获得自治区物理科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全国物理科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这期间,学校先后有10人次被评为自治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先进教师,有120多人次被评为桂林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先进教师。
在中高考方面,也有令人惊喜的成绩。9岁进入该校读初中的陈力之,12岁考入苏州科技大学少年预备班学习,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到美国留学,成为该校至今唯一的少年大学生。1987年、1989年,1994年,五中的高考录取率均列市区普通高中的第二名。由于成绩突出,1994年高考以后,市政府还特别分配给该校一个名额,派一名在校高中生到新西兰交换留学。1995年,1996年,五中的高考录取率分别达到54.3%、72.2%。其中,96年的文史类考生的综合标准分位居全自治区452所高中的前30名,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1997年5月,桂林五中的领导班子作了比较大的调整,罗天星到五中担任校长、书记。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五中的发展,学校新的领导班子,调整了学校的布局,把生活区和教学区分开。筹措2000多万元资金,新建了10950平方米的教学楼,有2200平方米的体育训练馆(内设乒乓球馆、形体馆、篮排羽馆、健身房等),人造草皮运动场,有2193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内设多媒体教室),还更新了网络教室,语音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的设备,补充了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图书。五中的现代教学设施日趋完整。此外,校园里还辟有7000多平方米的休闲绿化带,为师生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还帮助扩建了早期建成的宿舍楼,改善了教职工的生活条件。
与此同时,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上新台阶,师生行为规范,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办学宗旨,对领导提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要求,用自己的勤政、谋政、廉政的实际行动带好头,把好关,搞好工作;对教职工提出外树形象、内练硬功的要求,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成为教学和工作的高手;对学生提出“低进高出”的要求,通过打好基础,注重能力,提高素质的努力,使自己成为好学生。
通过多年的努力,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有特级教师2人,市级科带头人3人,高级教师58人,一级教师63人。“21世纪园丁工程”A、B、C类培养对象14人市级教学能手17人,市级课改专家组成员3人,学科竞赛优秀辅导员37人。五中教师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论文55篇,其中国家级12篇,自治区级34篇,市级9篇。有120人次在市级以上优质课竞赛、课件制作竞赛中获奖。其中蓝琛老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林宇萍老师的优质课均获国家级一等奖。
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有大幅度的提高。1997年以来的高考一榜上线率,除了个别年份,五中的上线率都在市属普通高中的前二名,备受世人瞩目,在社会上有了良好的声誉。学校先后荣获国家少工委“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绿色学校、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等30多个市级以上的先进奖项。2003年被自治区政府督学室评定为普通高中一级学校,稳居桂林市先进学校行列。 以文泽鸿为校长的学校新领导班子。根据国家建设和社会对各种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这一总目标,提出了“强管理,抓三风(校风、教风、学风),重科研,促质量”的办学思路,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变原来的学科组办公为年级组办公,利于班主任机制和课任老师的沟通,互通教学信息,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利于加强班级管理,教师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风,提高了教学质量。五中高考的上线率,继续稳居市直普通高中第二名,还出现了一些高分。其中,理科最高分587分,第二名585分,分列市直普高第一、第二名,文科最高分593分,列市直普高第二名。
为了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现代教学设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网络中心和教师电子备课室。教师备课节省了时间,上课却扩大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学校99%的教师都能独立使用电教手段教学,能够自己制作课件,有的课件还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前边蓝琛老师获国家级一等奖,就是因制作《天上的街市》课件而获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积极参加了课件的制作。学生秦李琳制作的《气旋、反气旋演示仪》还获得自治区一等奖和国家专利。五中师生自制课件参加各级竞赛,有55件获奖。其中,国家级3件,自治区级25件,市级37件。
五中的教师,在搞自身教学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有国家重点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实效性方式研究”,“中学生人文品质和科学精神培养实验研究”,“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在全国“传美”课题研究的评定年会上,五中参加评选的22篇论文,有4篇获一等奖,其余的均获二等奖,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全国传美教育优秀实验学校。
此外,五中还是一所在艺术、体育教育方面富有特色、富有成果的学校。根据部分学生对艺术、体育兴趣浓厚、爱好广泛的特点,学校要求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对这部分学生培养、指导,使他们的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用之才。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吸引学生、增强兴趣,课外活动陶冶情操、打好基础,业余训练磨练意志、提高能力等措施,培养了一大批有艺术、体育特长的学生。5年多来,这些学生有400余名考入高等艺术院校,有31名考入武汉体育学院等高等体育院校。这一成果,被一些外人喻为五中的支柱产业,大概是言不为过吧。五中培养艺术、体育特长生的规模和成果,已经跃居大桂林的首位,列广西的第二位。
在这众多的特长生中,有2004年被桂林广播电视报选为形象大使的卢婧,有2005年参加广西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的歌手潘傲峰,有先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田进、吕杰等。还有200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攻读研究生的伍艾。伍艾研究生毕业后不久,又考入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4月,伍艾参加在法国举行的第一届欧洲巴洛克声乐比赛,一举夺取最佳演绎奖。4月,伍艾在她就读的学院选拔硕士的声乐比赛上,也勇夺第一名。不久,她又参加了第35届国际声乐大赛,又夺得了特别奖和最佳女中音两项大奖。伍艾的成绩,不仅为中国赢得了荣誉,也为她的母校桂林市第五中学增添了光彩。
今天,在纪念桂林市第五中学五十周年华诞的日子里,学校的2000多名师生员工,满怀激情地向昔日地学校领导、老师和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地谢意!向所有关心支持五中成长发展地志士仁人表示崇高地敬意!向从五中展翅腾飞地莘莘学子表示良好的祝愿!让我们一起缅怀五中五十年的光辉历程,展望五中更加辉煌地未来,谱写五中更加灿烂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