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期体育赛事_2022年北京体育赛事一览表
1.2022年中国举办过哪些大型体育赛事?
2.2023年有什么体育赛事
3.东京奥运会有可能推迟至2022年,2022年还有哪些大型体育赛事?
4.准备好了!“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北京赛区(海淀)即将亮相
在开闭幕式工作方面,已经确定张艺谋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那么你们知道关于这次的冬奥会开幕式主题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三大主题,欢迎参阅。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三大主题
一是展现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向往,
二是展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宗旨,
三是展现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愿景和期待。
北京冬奥会防疫手册须知
《防疫手册》分两本,一本面向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另一本面向所有其他利益相关方,为其提供了全面的防疫指导,有助于涉奥人员为前往和抵达中国、参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及离开北京做好准备。
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夫·杜比表示:“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的有效经验和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并吸收近期国际体育赛事的重要经验,共同制定了《防疫手册》。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的行动指南,《防疫手册》有助于保障涉奥人员和当地民众的安全和健康。”
他补充道:“我们希望参加奥运会的每个人都安全,这就是我们要求所有涉奥人员都遵守这些准则的原因。只有确保每个人健康,才能保证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运动员和体育赛事上,这是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最基本要素。”
国际残奥委会首席残奥会交付官科琳·雷恩说:“特别是过去12个月的经验表明,只要所有参与者都遵循组织者制定的新冠防疫政策,就可以安全举办涉及世界各地的多个利益相关方的重大体育赛事。”
“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因此,所有计划参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人员,都必须遵循《防疫手册》中的相关原则,这些原则基于最新科学建议和从其他赛事获得的重要经验,这一点至关重要。”
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说:“北京冬奥组委欢迎各国运动员和各利益相关方来华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过三方充分协商和广泛讨论,共同制定了第一版《防疫手册》。手册的制定,是各方共识的体现。手册坚持把运动员等参赛各方和中国公众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借鉴了世界其他大型体育赛事的经验,结合了中国的防疫政策。希望各方都能遵守和落实,共同努力,为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两本《防疫手册》涵盖了所有涉奥人员的整个行程,对入境要求以及闭环管理系统内实行的防疫措施等细节进行了详细说明,是近期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上制定的关键防疫政策的进一步解读。
《防疫手册》的关键原则包括:
闭环管理:这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法,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在保证涉奥人员和中国公众安全的同时,又能确保其完成必要的日常工作。如已按照《防疫手册》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入境中国后,不需要进行21天的集中隔离,可直接进入闭环系统。
疫苗接种:实践证明,疫苗可以降低新冠肺炎感染和传播的风险,是安全开展活动的关键手段。所有人员来华至少14日前需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才可免除集中隔离,进入闭环管理。所有根据《防疫手册》未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需在抵达北京后接受21天的集中隔离。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因医学原因申请豁免疫苗接种,须个案研究后确定。
检测、追踪与隔离:将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通过检测尽早查出感染者,通过排查密切接触者确定可能的感染人员,通过采取隔离措施阻止疫情传播。
减少接触:新冠病毒在咳嗽、打喷嚏、交谈、呼喊或唱歌过程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我们应接种疫苗、最大限度减少接触、佩戴口罩,并避免密闭空间、人群聚集和密切接触等情况。
卫生意识:保持良好卫生意识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勤洗手、定期消毒、避免触摸面部、全程佩戴口罩。
新冠疫情防控联络官:所有参加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组织将很快应要求指定新冠疫情防控联络官。新冠疫情防控联络官的职责是为涉奥人员提供帮助,确保他们了解《防疫手册》内容,并理解遵守规定的重要性。
第二版《防疫手册》计划于今年年底发布。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举行,北京冬残奥会将于2022年3月4日至13日举行。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北京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冬奥会获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开幕式(时间地点灯光秀烟花)、门票政策、进出京及限行管制。
2022年中国举办过哪些大型体育赛事?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理念是: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一个目标,是将在数亿青少年中传播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让冰雪运动被广大青少年热爱,尤其是在以北京、张家口为核心的华北地区大力推广冬季冰雪运动项目。
申办和筹办冬奥会,将大大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等低碳产业发展,优化生态环境。“如果能够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无疑会促进国内的产业转移与升级。通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来拉动内需,以体育产业为本体来进行发展,通过体育服务业来带动体育消费,以更加绿色的方式拉动国内经济增长。
竞赛日程
按当前计划,北京冬奥会将有19个比赛日、228个竞赛单元,2022年2月2日开赛,4日举行开幕式,20日闭幕。冰壶将是最早开赛的项目,在开幕式前两天就将举行第一场混合双人循环赛。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体出发决赛是最后一个结束的比赛项目,在闭幕式当天下午举行。
冬奥会15个分项共组建了11个竞赛团队;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尽最大可能使用同样的国内技术官员,充分体现节俭办赛的要求。
2023年有什么体育赛事
2022年,中国举办了多场大型体育赛事。其中包括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此外,成都还将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杭州则将举办第19届亚洲运动会。这些赛事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体育大赛。
东京奥运会有可能推迟至2022年,2022年还有哪些大型体育赛事?
2023年的体育赛事有:
1、1月16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中国金花将再度集体出击,冲击好成绩,而在去年接连迎来突破的中国男子网球能够有如何的表现,也值得期待。除此之外,此前因拒绝接种新冠疫苗而无缘这项赛事的德约科维奇也将回归澳网,他与纳达尔等好手之间的较量将牵动眼球。
2、3月10日短道速滑世锦赛
经历了北京冬奥会的激烈争夺,2023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将在韩国首尔上演。作为中国冬季运动的传统强势项目之一,中国军团将再一次向奖牌和金牌发起冲击。
3、3月20日花样滑冰世锦赛
新一届花滑世锦赛将在日本埼玉上演,虽然名将羽生结弦已经在北京冬奥会之后退出赛场,各国名将依然将为观众贡献精彩的表现。而中国选手也将开启新周期的征程,传统强势的双人项目,以及正在成长中的单人项目,都将迎接新的考验。
4、5月14日苏迪曼杯羽毛球赛
这项羽毛球世界的传统大赛又将拉开大幕,作为一项混合团体赛事,苏杯的争夺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羽毛球整体实力。2019年和2021年,国羽在苏杯赛场实现了两连冠,新一届赛事中,已经12次捧起过苏杯的中国队将在苏州主场为了三连冠而战。
5、5月20日乒乓球单项世锦赛
在南非举行的这届世锦赛将进行单项角逐,作为世界顶级赛事,这项赛事将得到国乒上下的极度重视,球员们的表现也将成为巴黎奥运会的风向标。对于国乒来说,目标无疑就是包揽冠军,但要顶住海外选手的挑战,也并非易事。
6、5月28日法国网球公开赛
网球四大满贯将再度来到法国的土地,红土之神纳达尔是否还能延续传奇引人关注。而对于中国军团来说,去年,年轻的金花郑钦文曾在这里大放异彩,一战成名,今年中国选手是否还能创造惊喜,也将是中国观众的期待。
7、6月10日欧冠联赛决赛
欧洲足球的殿堂赛事,将再度成为欧洲足球赛季的压轴大戏。欧冠决赛预定于6月1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上演,哪一支豪门能够捧起奖杯,抑或是黑马球队上演逆袭?在足球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8、7月3日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经历了法网的红土作战之后,网球世界的重心将随即转移到温网的草地。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网球大满贯赛事,温网的独特魅力让全世界体育观众欲罢不能。今年,又将是哪一位选手在这片草地上创造自己的传奇?
9、7月12日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
经历了东京奥运会的失利,中国女排进入了从头再来的拼搏周期,球队也在新帅蔡斌的率领下全力前进。经历了去年世界联赛和世锦赛的历练之后,2023年,中国女排将再度征战国际赛场,并力争在世界联赛中创造佳绩。
10、7月14日世界游泳锦标赛
夏日时分,中国游泳军团也将迎来重大赛事的考验,在日本福冈举行的世锦赛上集体出击。作为中国体育的又一支荣耀之师,中国泳军也将在巴黎奥运会前的这一届世锦赛上全力以赴争夺荣誉。
11、7月20日女足世界杯
男足世界杯于2022年冬天落下了帷幕,2023年夏天,女足世界杯的大幕又将在大洋洲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拉开。在女足世界杯的赛场,中国球迷将可以为了自己的主队而呐喊助威,而新一代铿锵玫瑰也将向世界豪强发起挑战。
12、8月19日世界田径锦标赛
新一届田径世锦赛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上演,中国田径军团将再次为荣誉而战。根据此前公布的世锦赛达标成绩,布达佩斯世锦赛的入围门槛又一次提升,堪称“史上最难”,中国军团需要先争取尽量多的参赛名额,随后力争在优势项目冲击领奖台。
13、8月20日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经历了苏迪曼杯的考验之后,国羽将迎来2023年的又一次大考——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世锦赛。相比团体赛,世锦赛的比赛将考验的是单项的争夺,同时也更为接近奥运会,更具参考意义,中国军团的表现,也将吸引国内体育观众的眼球。
14、8月25日男篮世界杯
今年的男篮世界杯将由印尼、日本、菲律宾联合举办,中国男篮已经确保了参加世界杯的资格。不过本届男篮世界杯的抽签仪式,要等到2023年4月29日在菲律宾进行。无论赛程如何,对于中国男篮来说,目标都是力争打出最好的表现,改写2019年本土世界杯上的低迷。
15、8月28日美国网球公开赛
四大满贯的最后一站美网将在8月底开打,全球的网球选手也将在这站赛事上力争完美的赛季大满贯收官。各国名将会以怎样的战绩结束赛季大满贯征程,悬念将在美网揭晓。而去年,中国男子网球正是在美网取得历史性突破,今年中国选手的表现依然值得期待。
16、9月16日女排奥运会预选赛
对于中国女排来说,虽然奥运会预选赛并非国际大赛,但仍然是球队上下最为重视的比赛之一。顺利拿到奥运会门票,是球队争取在奥运赛场实现佳绩的第一步,为了争夺巴黎奥运会的荣誉,中国女排也将全力以赴。
17、9月23日杭州亚运会
由于客观条件原因,原定于2022年举行的杭州亚运会被推迟到了2023年9月上演。但虽然比赛时间有了改动,比赛的精彩以及亚洲各国选手对于比赛的重视不会改变。作为亚洲体育的强势一极,中国军团将在家门口向各项目金牌发起冲击。
18、9月28日中网公开赛/10月4日上海大师赛
经历了数年疫情的取消,中国网球赛季终于将要强势回归。9月底,中网公开赛将强势开打,随后ATP上海大师赛就将在国庆假期开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大师赛迎来升级,赛程延长,奖金提升,将为球迷提供更多精彩。
19、9月30日体操世锦赛
2023年度的体操世锦赛将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上演,中国体操队也将再度迎来考验。男子项目上中国军团能否保持强势,女子项目上是否会有更多惊喜出现?悬念将在赛场争夺中揭晓。
20、11月13日男足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
新的世界杯周期,中国男足也将再一次为了冲出亚洲的目标而努力。由于世界杯从2026年起扩军至48支球队,亚洲区的出线名额将有8.5个。而除了世预赛之外,国足还将迎来卡塔尔亚洲杯的考验,不过目前赛事的举办具体时间尚待确定,甚至可能要到2024年1月才能进行。
21、12月13日羽毛球世界巡回赛总决赛
进入年底,国羽军团将迎来2023年的收官战。经过一年的征战,国羽将士们将在这场年底的战役中力争打出最好的表现,为2023年收尾,也为中国体育观众贡献精彩的比赛。
准备好了!“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北京赛区(海淀)即将亮相
除了有可能推迟的东京奥运会外,2022年大型体育赛事还有: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卡塔尔世界杯。
1、北京冬奥会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文简称:北京冬奥会或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张家口同为主办城市。
2、杭州亚运会
杭州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举行,目前已经确定竞赛大项增至37个,包括28个奥运项目和9个非奥项目。
3、卡塔尔世界杯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将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境内7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举行(赛程将原本的32天减至28天)。卡塔尔世界杯还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行、首次由从未进过世界杯的国家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
扩展资料
除以上赛事外,中国世俱杯有可能推迟到2022年。中国世俱杯原定举办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1年7月。
目前,受欧洲疫情影响欧洲杯已经基本确定延期1年进行。国际足联早前已经同意对欧足联做出让步,推迟中国世俱杯比赛让欧洲杯在2021年夏天顺利进行,而世俱杯很可能推迟到2022年进行。
这样一来的话,2022年将成为历史上罕见的超级体育大年。冬季奥运会、世俱杯、亚运会、夏季奥运会和世界杯,都将于2022年展开。
百度百科-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人民网-杭州亚运会举办时间公布
百度百科-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凤凰网-2022年有望成超级体育大年?冬奥会+奥运会+世界杯
百度百科-2021年中国世俱杯
今天上午,“相约北京”系列冬季赛事北京赛区(海淀)新闻发布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举行,海淀区相关部门以及首都 体育 馆场馆群、五棵松 体育 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分别介绍筹备及服务保障测试赛、测试活动相关情况。 亚洲花滑公开赛、短道速滑世界杯、冰球国内测试活动即将在位于海淀区的首都 体育 场馆群和五棵松 体育 中心场馆开启 ,众多高水平冰上运动选手即将在赛场角逐。
据了解, 此次赛事海淀区涉及2个场馆3项赛事, 包含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短道速滑世界杯以及冰球国内测试活动。截至目前,花样滑冰项目测试赛报名人数共计103人:运动员人数32人,其中中国运动员人数17人;随队官员人数38人,其中中国队21人;短道速滑测试赛报名人数共计395人:运动员人数248人(含替补),其中中国运动员人数16人(含替补4人);冰球项目为国内测试活动,有国内4支冰球队伍112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参加;3项赛事各类入境人员预计494人,涉及场馆团队工作人员共计2981人。
双奥场馆亮相尽显低碳智能范儿
千平巨型投影屏幕打造“最美的冰”; 首次应用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碳排放趋近于零,每年可以节省100多万度电;还有6小时内实现“冰篮转换”……3项赛事将在首都 体育 馆、五棵松 体育 中心举行,从北京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华丽转身,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比赛场馆,尽显智能“ 科技 范儿”。
10月13日-17日,首都 体育 馆将举办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10月21日-24日将举办短道速滑世界杯,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里将产生14枚金牌。 首都 体育 馆采用全新的“二氧化碳”冰面,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运用其中,与传统制冷系统比,能效提升20%以上,场馆内采用了最先进的制冰技术,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 。
11月7日-10日,五棵松 体育 中心将举办冰球国内测试活动。 竞赛馆进行了大量改造,包括房间改造、场地改造和伸缩看台系统改造以及照明、音响扩声系统、斗屏改造等。其中,将原有30*60米的冰面改为冬奥会要求的26*60米两种尺寸可转换冰场,这在国内是首例,北京冬奥会后可通过转换冰场尺寸继续举办各类冰球赛事。“6小时冰篮转换”技术,是五棵松 体育 中心最大建设亮点,提高了场馆利用率。训练馆和竞赛馆之间设有专用地下通道,赛时运动员可通过地下通道实现快速穿梭。训练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相比传统制冷系统可节约40%以上的综合能耗。
实现“双奥梦想”,海淀赛区在疫情防控、场馆运行等场景, 探索 使用智能体温监测、无接触物品交换、通行控制,促进 科技 赋能奥运,提升疫情下奥运赛事组织的效率。通过利用新 科技 、新理念、新材料,力争在疫情防控、节能低碳、综合高效利用、竞赛观赛环境等方面,使双奥场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携手创新合伙人 科技 赋能冬奥
海淀区组织辖区 科技 创新企业,共同设计、搭建 科技 防疫、机器人等多个 科技 冬奥应用场景。通过 科技 赋能冬奥,为赛事提供运行保障,为运动员提供便捷服务。针对“涉奥人员多、信息分散、协作单元多”等情况,率先将新技术、新产品在冬奥测试赛中进行使用,助力于高效、精准地落实防疫举措,减少人力投入,规划管控流程,扫清监防盲区。
围绕首都 体育 馆、五棵松 体育 中心的三场赛事,搭建海淀区 科技 冬奥信息平台,以冬奥场馆智慧运营中心为底座,搭载全员 健康 管理系统、智能体温计与大数据体温预警平台、智慧安全出入管理系统、智慧安全防卫管理系统、光场阵列相机解决方案,同时匹配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系统、病原体空气消杀系统,实现对于场馆和酒店的人员 健康 管理、通行权限管理、防疫数据回溯、人员出入感知、智慧安防管理、病毒检测消杀等功能,主要服务于涉奥人员管控、涉奥环境管理、安全防卫、服务型机器人四大应用场景。在赛场内部安装光场阵列相机,实现对赛事区域的宽视野覆盖;赛场外围布设智慧感知设备,实现时空追溯,场馆、酒店入口及接驳车辆安装多验合一数字哨点,通过“防疫卡”3s即可完成“扫码打卡”,每一次出入都将得到 健康 提醒;赛场入口处布设大规模测温设备,保障运动员快速入场; 观众入场区域布设智慧出入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快速核验入场,避免人员聚集 ;智能测温贴可实现24小时体温管理。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系统可有效显示场馆、酒店空气中的是否含有新冠病毒;同时通过 科技 手段,加强对涉奥环境的消杀,如布设消毒机器人,在场馆内的空调安装病原体空气消杀系统, 通过无人化手段实现场馆、酒店的自动消杀。
海淀区通过搭建 科技 冬奥场景,一体化汇集各流程信息,规避环节间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减少人力投入,提升工作效率,避免信息传递滞后效应以及各赛事运营参与方潜在的信息差,无死角筑牢冬奥保障防线,提升疫情防控和安全防卫的准确性、及时性、 科技 性, 促进冬奥场景与创新技术的有机结合,为 体育 赛事运维的拓展新思路,为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型赛事智能化发展开辟新路径。
精准防控全要素测试 暖心服务体现海淀温度
周边1公里的8个街道90个社区,日常防控严格落实测温、验码、登记措施,严格筛查管控重点人员;用 科技 手段助力疫情防控……作为冬奥会开幕前最重要的筹备工作之一,本次“相约北京”系列冬季 体育 赛事2021年下半年测试赛、测试活动的目的是开展全要素测试,按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运行标准,全面制定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检验赛时运行各项准备工作。海淀区始终将疫情防控作为赛事活动筹办的重中之重, 根据防疫要求,相关人员入境后直接进入闭环管理。 结合场馆、酒店实际,做到疫情防控的一馆一策、一店一策,确保实现分区不重叠、流线不交叉、边界需严管以及人员不跨区。
在严格闭环管理下,体现海淀温度。在住宿服务保障方面,对标冬奥组委赛时住宿保障要求,依据场馆闭环内不同风险程度的人群分类安排酒店集中居住闭环管理;在餐饮服务保障方面,严控食材采购渠道、严格兴奋剂检测流程,对标冬奥村运动员服务标准,确保运动员餐供应的防疫安全、食品安全和兴奋剂管控安全;在抵离接待保障方面,细化交通闭环管理, 专门成立抵离工作服务保障组负责测试赛期间闭环管理抵离、接驳及赛后转运等任务,细化运行服务方式,优化交通闭环管理, 实行“机场巴士+交通引导”的抵离工作机制和“抵离组+首体交通团队+北汽公司”的交通接驳工作机制, 确定72辆大中巴、105名司机做好场馆驻地间的接驳转运;在志愿服务方面,开展英语服务用语、接待礼仪规范、基础医学常识和急救技能等培训。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6所高校的330名外围城市志愿者,负责参与测试赛和测试活动城市志愿服务保障的540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已经全员到位,以 “一起向未来” 的坚强姿态,守护 健康 ,圆梦冬奥。
设立新闻中心 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媒体服务
编辑 王琼
流程编辑 吴越